01,请尽量让boot目录单独分区且是第一个分区,分区大小在100M左右;
02,请保持/root /bin /sbin 和/(根目录)是一个分区 ;
03,合适的设置自己的虚拟内存;1-2倍
04,安装过程中建议不设置raid和lvm;
05,尽量保持读写频繁的目录单独分区;防止分区损坏
06,如果根目录下目录关系复杂,建议设置大一些;
07,可适当设置服务器功能文件夹分区,并且要合理分配磁盘空间;
08,密码要使用特殊字符+字母大小写+数字的方式;
09, 安装时尽量不要安装多余软件,但要记得安装中文语言包;
10,初次安装,建议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;
11,安装时可根据情况采用2P+E 模式;2个主分区 1个逻辑分区 空留一个主分区,以后用
exit 退出当前登陆
halt init 0 shtdown poweroff 关机
reboot 重启
关机重启之前执行 sync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/boot 放置开机会使用到的文件,如Linux核心文件以及开机选单与开机所需配置文件等等。
/root 系统管理员(root)的家目录。
/home 这是系统默认的用户家目录(home directory)。新增一个一般使用者账号时, 默认的用户家目录都会规范到这里来。
/etc 存放配置文件这个目录下,各文件属性是可以让一般使用者查阅的, 但是只有root有权力修改。
/bin 系统有很多放置执行文件的目录,但/bin比较特殊。因为/bin放置的是在单人维护模式下还能够被操作的命令。 在/bin底下的命令可以被root与一般账号所使用,
/sbin Linux有非常多命令是用来设定系统环境的,这些命令只有root才能够利用来『设定』系统, 放在/sbin底下的为开机过程中所需要的,里面包括了开机、修复、还原系统所需要的命令。
/lib 系统的函数库非常的多,而/lib放置的则是在开机时会用到的函数库, 以及在/bin或/sbin底下的命令会呼叫的函数库而已。
/srv 服务所需要取用的数据目录。
/tmp 这是让一般使用者或者是正在执行的程序暂时放置文件的地方。
/opt 第三方软件放置的目录
/dev 在Linux系统上,任何装置与接口设备都是以文件的型态存在于这个目录当中的。
通配符
* 任意
? 任意一个
[1234567] [0-9] 范围
*.rar
abc?.exe
a[0-5].rar
\ 转义符
\? \*
'aa?.rar' 单引号无需转义
2次 TAB 可以补齐代码
la -a 所有 -d 目录 -l 权限 -t 时间 -u访问 -k 大小
cd 切换目录
~ / ../ 用户名
pwd
当前所在目录
dir
当时目录文档
clear
清屏
date 显示 时间
date -s 设置时间 date -s "2009-1-1 15:21"
su 切换用户
su -
su 用户名
passwd 修改密码
passwd 用户名 修改别人密码。。 管理员。。。
su - 切换管理员
su 切换用户
who 当前登陆到系统的用户
who -r 当前运行级别
who -b 系统最近启动时间
who -q 系统里的用户
who -m
w 登陆到系统用户的信息
uname -a 所有
-m cpu -r 版本 -n 名字 -s 系统
uptime
当前时间 当前负载情况
last 最后登陆系统 用户信息
lsat -a
laset -x 重启 开机等信息
dmesg 开机信息。
free
free -m 按照MB 显示
TOP 你懂的
PS 使用者自己的进程
PS -ef 带详细路径
PS aux 所有的系统进程
more 查看文件
more -c 先清屏
more -s 合并空行
mkdir 创建文件夹
mkdir -r 123/123 多层创建
mkdir -m 设置权限
rm
删除文件和文件夹
-f 不提示
-i 交互
-r 循环
zip -9v 文件名 压缩文件
unzip 解压文件名
gzip -9v 文件名
gunzip 文件名
tar -cvf 文件名 文件/目录
tar -zcvf 文件名 文件/目录
tar -jcvf 文件名 文件/目录
tar -ztcf 文件名 查看
tar -zxvf 文件名 解压
rm * -rf
pwd
chmod 777 xxx